TERESA也嘗試積極推荐,並介紹我該商品優缺點。再考一張父母執照 等好久終於開賣了超讚的啦!再考一張父母執照該商品熱烈銷售中~ 避免向隅,欲購從速~最近我也在找再考一張父母執照的相關資訊~最近有些網友在問再考一張父母執照要去哪裡買最便宜呢? |
![再考一張父母執照](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im2.book.com.tw/image/getImage?i=https://www.books.com.tw/img/001/057/35/0010573551.jpg&v=50f3df4c&w=348&h=348) |
售價:324
![](https://imageproxy.pixnet.cc/imgproxy?url=https://addons.books.com.tw/G/books2006/images/cart01.gif)
|
要到處比價;尋找低價及可靠的網購地方!下面是整理過的資料;有再考一張父母執照與其他類似值得參考的商品清單.再考一張父母執照數量有限,售完為止!限量是殘酷的,不要猶豫入手要快~希望我整理的資料能對我大家MIRIAM有幫助。再考一張父母執照該商品熱烈銷售中~ 避免向隅,欲購從速~ |
|
內容簡介 你是一位好父母嗎?對於為人父母,你有許多困惑嗎?許多專業都要考證照,但最重要的「親職」卻很少接受檢驗?「親職」需要終身學習。這是一本歷久彌新的親職全書,不論你是雙親、單親,是新住民父母、養父母、甚至同性伴侶父母,各式各樣的「父母」型態,本書都涵蓋到了;各式各樣跟親職有關的教養問題,本書都涉獵到了。 名諮商師與作家黃越綏的經典好書,結合《考一張父母執照》與《單親的天空》兩本書,再加上針對外配父母、同性家庭、養父母等課題,提出更全面、更深入的親職建議,別讓你的親職失職了!經過20年,其中的教養觀念歷久彌新,內容仍舊相當務實、豐富且受用。作為專業諮商師,黃越綏本人也是一位擁有三位子女的單親媽媽,因此當她把自己成長的過程、生活中的體驗,以及從事家庭婚姻諮商師的實例輔導中所獲得的心得,拿出來與天下父母心分享、交流,不僅更真實、更深刻,也傳達了她由衷的誠心與祝福。…… 「經過了20年,時代巨輪的滾動下,雖然大環境已有了很大的變化,很多的觀念也在修正與演變中,但在這個愈來愈功利的社會裡,任何職場上的專業都需考證照,唯獨與生命延續攸關的為人父母者,從不需受檢。 其實上『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對想成為成功的父母者而言,是一項必備條件,事實也證明為人父母需要與時俱進,趕上潮流,面對終身學習與成長的重要課題之挑戰。」本書特色 ★ 兩性與家庭諮商師黃越綏經典之作! ★ 超實用親子溝通、教養的實用全書,提昇您的「父母執照」戰鬥值。 ★ 契合當代社會教養各種形式,分享不同教育新觀念。 ★ 雙親、單親、未婚、同性、異國父母都能自我調適,為人父母者最好的心靈雞湯。 ★ 如果您一年只看一本親子教養書籍,就看這一本。作者簡介黃越綏 是三個孩子的單親媽媽,也是著作等身的作家。專業兩性與家庭諮商師,曾擁有美國心理諮商師執照,菲律賓大學工商管理碩士,電視與電台節目主持人。很早就投入婦運、民運及社運活動,熱心公益、成立「財團法人國際單親兒童文教基金會」,現正籌建「未婚媽媽兒童婦女之家」。 詳細資料ISBN:9789570528060 叢書系列:熟年館 規格:平裝 / 328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單色印刷 / 初版 出版地:台灣 本書分類:親子教養> 生活教養  內容連載1. 為人父母,不是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一對新人度完蜜月,正式開始履行婚姻生活的權利與義務時,不妨先將未來瑣碎生活細節中要計較的家事放在一旁,先嚴肅地正視隨時都可能在計劃下或意外中,成為父母的資格問題。
自從社會結構以及價值觀的轉變,女性與男性一樣擁有自主的空間以後,兩性彼此提供了相互平等與尊重的學習教育和合作扶持的機會。
加上目前女性投入社會工作的意願與雙薪家庭結構上趨勢所在,對於下一代有愈來愈減產的傾向,孩子的數目往往不超過兩個,獨生子女的現象愈來愈普遍,「生」與「育」對現代父母而言是個嚴肅的議題也是權能的挑戰。
回憶年輕時,記得度蜜月時,丈夫曾體貼地徵詢我「是否可以不避孕?」理由是因為他認為沒有孩子歡笑的家,總覺得不夠踏實。
結婚女性在生兒育女這件事上能受到尊重,其實是涵蓋在男女兩性爭取平等的努力成果中,由於性別差異所產生的種種不平等,已經可以藉由平權教育的機會,彼此學習的互動與影響下,獲得刻板觀念上的解放及人性尊嚴的重視,且自主性地選擇婚姻的生活方式,毋需再像油麻菜仔般的宿命與認同。
但在慶幸可以不用像老一輩般背負著「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包袱時,同時卻也領悟到「養兒方知父母恩」的深沉意義,更認知到為人父母者,才是真正要面對成熟人生及新角色扮演的體驗與經驗的開始。
@做父母,是長期學習的開始
從懷孕的第一天開始,母性的慈暉便隨著肚皮的膨脹無形加速地成長,而父親角色的尊嚴,也因身份的改變而日加持重。期待新生命的誕生無形中成了夫妻共棲生活中互依互賴的另一重要因素,也因此往往會不自覺地,為胎中「無知」的孩子,預設了一個「先知」的世界。
為人父母的角色是種必須經由本身體驗式的實踐,外加知識的學習,與經驗分享的投入體驗,是相當神聖的使命與工作,但仍有不少成年人認為養孩子的工作,誰都可以勝任,用不著擔心更不需要花時間去探討、研究及學習,反正「船到橋頭自然直」。難怪會有人調侃說:「頭胎照書養,老二隨便養,老三、老四當豬養。」
在辦公室裡,經常出現兩極對比的反應,未婚女性交談的內容往往跟己身有關,流行、嗜好、交際等,而己婚的女性則沉醉在「媽媽經」上樂此不疲。
前者對後者的看法,也許在表面上敷衍著,但其內心多半是蔑視或不屑,甚至懷疑為什麼再能幹的女性,一旦變成了母親以後,整個性格居然會產生如此巨大的變化,變得有點「俗不可耐」,似乎以往的雄心壯志全部可以放棄,而未來的理想和目標,只在乎兒女是否能平安,健康長大。
同樣地,未婚男性最失望的,莫過於那些經常同進出吃喝玩樂場所的哥兒們,一旦成了家又有了孩子以後,就像上了發條的機器人,時間一到下了班,馬上往家裡跑,連推拖或找藉口的道義都不需要,似乎再有抱負的野心,也可以因為家的溫柔鄉而淡然處之。
正因為養兒育女仍是大多數人必須經歷的一段過程,而在我們成長環境的教育體系中,以「教條式」替代了「生活化」,因此初為人父母者,經常處在既想突破現狀,但又不敢完全捨棄傳統的矛盾中,以致無法達到事半功倍的預期效果。
有人主張「兒女是未來的期盼與希望」,也有人認為「兒女是最佳的投資」,更有人發現「兒女是本質最好的朋友」,而最普遍存在的看法則是「養兒育女是種做人的義務」。
不論是基於什麼樣的論點,兒女是獨立的個體,社會的一份子,國家未來的主人翁,這是錯不了的,因此父母教育子女是公民對國家社會的交代,而兒女的成就是國家社會資源品質的保障。
學習如何為人父母,已是一門重要的現代心理學及實際生活體驗的結合,對於這段艱辛過程中,扮演著最重要角色的父母而言,在「生」沒有選擇,「死」也無法預知的生命追求中,由起跑點到終點的接力賽程中,「家庭教育」是影響子女人格發展的最佳動力,同時也是根基之所在──所謂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
因此當一對新人度完蜜月,正式開始履行婚姻生活的權利與義務時,不妨先將未來瑣碎生活細節中要計較的,諸如:房子買誰的名下?車子由誰來選擇?飯後由誰來洗碗、倒垃圾……等等放在一旁,先嚴肅地正視隨時都可能在計劃下或意外中,成為父母的資格問題。而親職(PARENTING)本質上正意味著社會化及教養方法的角色與責任。
但可惜通常一般夫妻,對於生兒育女所採取的心態,不是順其自然就是按部就班的公式化,除非有特殊情況出現,否則對於這項傳宗接代的工作,並不會刻意地做未雨綢繆的因果檢驗工作,反正是水到渠成,沒有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
看完整內容連載 |
詳細商品說明 |
資料來源:博客來
bb7t01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